2020 Q3 季報
2020 11 29
活水工作報告
各位活水股東,您好!
再次感謝您參加上個月 28 日的「源頭活水之夜」,由於參與人數踴躍(超過 60 位活水股東 貴賓加上 近 20 位投資戶夥伴)是我們始料所未及的,致使場地擁擠及送餐緩慢,對此造成不便之處還請多多 包涵。若您這次無法出席,期待下次活水之夜見了(將盡量配合明年 5 月股東會時程)!
第三季活水投資戶普遍已從疫情中恢復,多數營收表現相較去年同期仍有雙位數的成長,少數受疫 情影響較深的團隊也轉趨穩定,目前除了仍有 2 家處於紅燈之外,其他現金流量均無虞。全體投資戶 中,有 1 家剛順利完成增資,還有 1 家正展開新一輪的募資以支持營運的增長,另有 2 家亦因成長需求, 於明年有募資計畫。整體而言,型一(高成長)的投資戶維持穩健的成長動能,型二三的投資戶亦 有各自達成的營運里程碑。此外,我們協助首梯次 2 家投資戶完成了影響力評估工作坊( Impact Measurement Workshop )依據改變理論 Theory of Change )找出值得長期追蹤的影響力指標,踏 出了活水協助投資戶提升影響力的第一步。
如您所知,活水投資戶大多圍繞在食衣住行等生活產業,共同的理念是重視健康與永續的價值,因 此陸續有大型零售通路與活水投資戶展開合作,成為他們強而有力的合作夥伴,進而持續擴大影響 力的發展,充分反映了「今日的社會創新,明日的生活日常」。我們相信活水投資戶都能成為這世 代「超前部署」的種子,也歡迎您介紹合適的零售 通路商給他們認識聊聊。
活水並持續與友好夥伴單位協力推升台灣社會創新/影響力投資的生態體系,因為沒有良好的生長環境,就沒有發芽增長的機會:
- 與「社企流」共同策動的第三梯次「iLab加速器」將於11/20完成決選評審,選拔出三個團隊,並將在12/11正式開跑,展開為期六個月密集的培力;本梯次的成果發表訂於明年5月底,屆時我們將再寄出活動邀請,歡迎您持續關注。很高興由活水所引介上梯次的9位企業導師全數留任,特別謝謝活水一阮劍安Simon董事願意繼續擔任導師群的召集人。
- 參與協辦由「燃點公民平台協會」(現任理事長為活水一前董事CJ成群傑先生,投資戶2021社會企業的董事長)主辦的2020「公民站出來」第一屆「燃點之心選拔賽」將於11/25(三)下午決選出三家團隊各得30萬元獎金。這次比賽最特別的地方是借鏡了活水俱樂部募資的模式,號召100位「影響力投資人」以「一人一萬元一票」選出獎金得主。預期入圍者不但可以得到充分眼球的關注,更將吸引眾多出資者的陪跑,不是一般競賽做得到的。非常感謝20多位活水之友響應成為首發的出資者。
- 參與協辦由台大李吉仁名譽教授(活水三董事長)及「社企流」共同發起的「School 28社會創新人才學校」。這所非典虛擬學校預定明年(2021)6 月正式營運。「28」不只代表人生精華投入的關鍵影響年,也有促成組織成功發展「二把手」的涵義,代表藉由「手把手」協助提升學員自我覺察、系統思考等核心社創能力,並取得優先加入社企工作的機會,值得大家的期待!
- 參與協助由前中華徵信所總經理張大為先生(活水一董事)等70位前輩共同發起的「台灣影響力投資協會」Taiwan Impact Investing Association(TIIA)預定12/9舉辦成立大會。希望藉由(1)接軌國際組織,倡議影響力投資理念及政策建言(2)建構知識內容及社群平台,傳播分享相關實務經驗(3)協力產官學研,推廣影響力投資工具及實際應用,達到「引領市場資本、共創永續價值」(Private Capital, Public Good)的協會使命。有意加入會員者歡迎私訊聯絡。
- 參與協助由唐鳳政委、文大教務長方元沂教授及政大朱德芳教授(活水一股東)等先進共同推動的「社會創新事業組織法」立法工作,並於11/10參加了暌違近四年的「vTaiwan數位經濟法規調適線上諮詢會議」。上一次2017年3月2日討論公司法修法之社會企業宜否入法?之後促成公司法第一條增訂「得採行增進公共利益之行為,以善盡其社會責任」的 CSR 條文。期盼政府於明年底前完成 立法,讓中華民國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導入共益公司( Benefit Corporation )精神立法的國家,一 舉而竟全功。
第三季又有一位優秀的實習夥伴廖俊哲 Tim 加入我們。 Tim 曾任管理顧問,並有參與北京創業團隊的 經驗,目前正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 國際 公共 事務 學院深造(晝夜顛倒是他的日常),關注社會創新 議題,有興趣歡迎直接聯絡他聊聊 [email protected] 。
若您有任何建議或提醒都非常歡迎,請隨時與CK、Rex、Eve、Eunice或Ray 聯絡(0933-121-492)。祝您闔家健康平安!疫不上身!
活水工作團隊敬上
活水人物誌 - 專訪活水股東 楊啟航
楊啟航先生目前擔任台灣產業創生平臺執行長 。 楊先生 過去自英國南安普頓大學電子所取得博士學位後曾在交 通大學 、 淡江大學任教 並在 1981 年創業並輾轉到產 業界工作數年 參與政府環保署創建之初與交通部的工 作 爾後再回到學術界 參與管理草創的國立高雄技術 學院 。 在五十多歲時 進入國科會國合處服務並曾外派 至矽谷長達 10 年 。 楊博士目前退而不休積極參與台灣 新創領域 期望透過在矽谷工作的經驗協助强化台灣的 新創生態圈。
Q1 請您聊聊當初是如何接觸到活水 並進而成為股東?
我是在矽谷的時候認識 CK 的 那時經常與 CK 和矽谷的台灣人互動 。 後來 2014 年 CK 決定要成立活水 社企並詢問我是否有意願參與 。 在了解活水的初衷與理念後 因為價值觀相近 我成為了活水的股東 。 利他思維 、 長期持續和珍惜緣分是我在人生中逐漸歸納出的價值觀 這些價值觀讓我願意以綠 葉的身分共同為社會創造正向的改變 。 舉例來說 在政府部門工作時 利他思維使我不那麼在乎官 位的高低 而將注意力放在能否長期持續的產生改變 所以我促成千里馬計畫和 Stanford Taiwan Biomedical Fellowships Program(STB program) 讓更多優秀的專業人才有機會到海外開拓視野並將 海外經驗帶回台灣 。 我希望未來不只是以股東的身分 而能夠更積極的參與活水共同努力為台灣社 會盡一份心力 。
Q2 能否說說矽谷與台灣科技文化的差異?
在矽谷工作期間 我發現矽谷的環境之所以能夠吸引國際頂級的人才是因為矽谷的開放文化 。 在矽 谷 強調的是開放的知識經濟文化 注重於找問題並解決問題的能力 。 在這裡每天都會有好幾場創 業家的簡報講座 分享新的構想 。 矽谷的創業 家們不太擔心分享新構想的細節 因為他們有足夠的信 心當觀眾追上新的想法時 他們已經又成長到下一階段了 這樣開放的知識文化 讓觀眾和創業者 能夠深度的互動並改善原本的創業方式和激發出新的創業構想 。 知識快速流動的環境 使得大家不 怕分享 也因此有機會創造出更高毛利的產品 。 相對於矽谷 台灣的科技文化相對比較封閉 當產 生出新的構想時 比較缺乏分享的精神 而是先忙著申請專利保護未來的商業利益 。 這可能是因為台灣仍偏向製造經濟所造成的 也有可能是受到早期代工的環境與教育方式的影響 。 台灣雖然能夠更快 、 更便宜的製造優良產品 但是忽略了開放的知識經濟文化所能帶來的科技突破 。 我想這大概是台灣和矽谷在文化與環境上的不同之處 。
Q3 關於台灣的科技政策努力的方向?
我認為矽谷和台灣在文化與環境上都不太相同 所以不可以完全複製矽谷的方式規劃台灣的科技政 策方向 。 相對於矽谷 比較適合台灣學習的對象也許會是以色列或新加坡 。 這兩個國家的共同特徵 是他們在科技政策上有明確的長期目標而且具有一致性 。 以色列處於長年備戰的狀態 男女都需要 接受軍事訓練 。 在這樣的環境中 以色列從國中開始就篩選優秀人才進入國防單位長期學習並研究新的科技技術 。 當技術發展成熟後 在開放技術給民間企業 。 雖然知識流動的速度可能沒有矽谷快速 然而透過提 升國防實力帶動長期科技的發展 使得許多新科技有機會被應用在新創環境中 。 台灣科技政策的方 向如果能夠參考以色列的經驗 以長期的明確目標制定更長期的科技政策 也許會產生更好的成效 。
Q4 台灣新創圈發展的關鍵是⋯⋯
不敢説關鍵 但根據我的觀察 台灣新創圈比較缺乏中間人的協助 。 在發展的過程中 中間人能夠 引薦海外的經驗 、 知識與人脈 提供新創團隊更好的協助 。 這對於新創團隊來說 也許能夠提升成 功的機率並創造長期的影響力 。 至於特別重視社會影響力的新創團隊 在中間人的選擇上需要更加 謹慎;因為在關注報酬的同時也要衡量社會影響力 。 活水提供一個很不錯的平台集結這些具有社會 公民意識的中間人 讓這些重視社會影響力的新創團隊有足夠的知識與人脈可以克服遇到的挑戰 促使正向改變發生 。
Q5 作為股東 你對於活水有什麼期待?
活水與其他創投公司不同的地方正是在於活水多了一個使命感;創造正向改變 發揮更長遠的社會 影響力 所以系統性的影響力評估方式是我對於活水的期待 。 希望能夠建立影響力評估方式讓更多 的社會大眾意識社會影響力議題並吸引更多的中間人與投資戶參與 。
以下活動歡迎您的參與
活水投資戶黑暗對話即將舉辦兩項精彩可期的活動,歲末年終,邀請各位股東參與同樂,在黑暗中 釋放視覺以外的所有感官,重新感受世界:
原創音樂 暗中舞台劇 寂寞曼特寧
全球首創,在黑暗當中進行的舞台劇表演。 這是發生在咖啡廳裏的故事,故事裡的每個人都有著我 們周遭或者自己內在的一些投射。 雖然無法用視覺在黑暗中欣賞表演,但我們將用更豐富的感官享 受,讓您融入現場感受每一個演藝的肢體與表情。
時間: 2020/12/18 ( 五 ) 晚上 7:30 9:30
地點:臺北市身心障礙者就業大樓 臺北市中山區八德路二段 174 巷 28 號 4 樓
闇室謎蹤 密室脫逃
這裡是時空扭曲之地,我們的靈魂被封印在石頭裡 斑駁的石牆上隱隱約約地寫著:「眼睛所見已非真實,眼見不可為憑?」 讓你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洞內,跨越不同環境場景與障礙! 挑戰你的團隊合作、觀察分析、想像創造能力 經歷過 恐懼、希望、人性、同理的拉扯後, 你能透過其他感官破除關卡、離開洞穴嗎?! 場次
時間 :活動時間 80 分鐘,周一至周日上午、下午、晚上皆有場次
地點:台北市八德路二段 174 巷 28 號 4 樓
人數: 4 人成團,最多 8 人
定價 :$990人,活動優惠 $750 人
活動詳情: 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010060900021606490417
預約電話: 02 8772 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