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Q1 季報

2022 05 15

活水工作報告

各位活水股東,您好! 

這次新冠疫情來勢洶洶,一年後在台灣捲土重來,希望您與家人一切平安健康!

關於投資組合概覽,第一季中,活水三號基金完成投資了活水系的第19家社會創新企業:威煦軟體。威煦軟體為提供企業環安衛解決方案的SaaS團隊,以雲端套裝軟體讓環安衛自消極的「避免危害」提升至「積極創造價值」,期望透過軟體與科技的力量協助企業降低工廠作業風險、合規與永續經營。創辦人董軒宇自交大物理學系、光電工程所畢業後即投入創業。公司自2012年成立,知名投資人有交大天使投資與JAFCO Asia等,活水團隊期望能協助威煦強化產品解決方案以及連結企業客戶,滿足海內外企業對於環安衛管理數位轉型與ESG實務管理的迫切需求。

第一季疫情影響相對趨緩,投資戶營運穩定,較大的營運挑戰來自通貨膨脹,原物料的全面上漲壓縮毛利空間, 如何調漲終端價格考驗投資戶的品牌競爭力。另外,防疫政策由「清零」轉為「共存」,相關影響將在第二季展現,不過有了前兩年的經驗,投資戶們承受風險的能力也已有所成長。

今年的「心薪相傳」問卷業已完成,自前年活水社投(一號基金)推出此專屬辦法之後,總計有7位新投資人加入,13位投資人退出,交易過程十分順暢圓滿,我們感謝新投資人對活水的信任,也感謝離場投資人無私的陪伴,這樣的傳承,是「活水長流」最好的見證。

活水五號基金的募資仍依計畫循序進行中,預定今年第三季之前發起成立,目標規模為台幣2~3億元左右,仍然採取俱樂部式募資模式,並繼續投資早期的社會創新企業,包括環境科技、永續食農、健康生活及包容經濟等主題,歡迎推薦有興趣的潛在投資人參與,共襄盛舉。

以上報告,若您有任何建議或提醒都非常歡迎,請隨時與 CK、Rex、Eve或 Ray 聯絡(0933-121- 492)。祝您 闔家健康平安!疫不上身!

活水工作團隊 敬上 

http://www.bcurrent.asia/ 

 

活水有新人——傅澤威 Will

“Where there’s a will, there’s a way.” 歡迎投資經理Will於4/1加入活水,澤威畢業於台大財金系、 Georgia Tech 工業工程所,曾擔任外資券商股票研究員及國內金融機構自營部交易員,『有感於比起在交易市場價差賽局爭輸贏,資本應有更好的方式為社會、環境創造貢獻。有幸參與台灣大學名譽教授李吉仁老師創辦之 School 28 社會創新人才學校,與活水影響力投資結緣。期許自己與團隊並肩前行,一起努力增進社會福祉、維護環境永續,創造對多方利害關係人共好的正向影響力。』

活水人物誌——專訪股東張安佐先生

曾於明基電通、明基醫擔任董事,並於明基亞太擔任總經理的張安佐先生,擅長品牌管理與國際行銷,曾外派至杜拜、土耳其、紐西蘭、蘇州,在外派工作與家庭生活間找到平衡點,著有<<安佐花園5:CEO奶爸>>一書分享與其妻子與四位小孩間的生活點滴。目前擔任台大創創中心、社企流等機構之輔導業師,為了社會創新不遺餘力。本期季報特別歡迎活水股東張安佐先生分享其觀察點滴。

Q1 如何接觸到活水以及投入影響力投資領域的原因是什麼?

在妻子高齡懷上第四胎後,我的人生重心逐漸由在企業裡打拼轉為對家人的關注。當時我擔任明基友達基金會董事長,管理麻布山林這個集團員工訓練中心。明基友達基金會的宗旨是親善大地、提升原創文化價值、縮小數位落差、培育老實聰明人。這個期間我在思索如何永續經營基金會,擴大社會影響力,接觸到了一些社會企業,例如甘樂文創,也因此認識了Ray與活水、Sunny和社企流,這是6~7年前的事情。再過了1年後,我退休並在大學兼課與演講,發現有25%的政大企研所學生想創業,且大多與社會企業有關。這一連串的因素與際遇,讓我想起從年輕時就非常熱衷於參與服務性社團,在退休前也曾成立過名為大山文創的社會企業。服務社會是我從年輕時的心之所念,一路走來都非常一致。結合上述幾個原因、在基金會服務並了解社會企業的發展後,我就加入了活水影響力投資,實現自己想要回饋社會的初衷。

Q2 擔任活水法人代表出任投資戶董事的感想與建議&對活水的期許。

因為我在上市櫃公司擔任董監事超過10年以上,也在陽明大學EMBA開設過公司治理的課程,學生包含很多對管理有興趣的院長級醫生、生技醫療公司的總經理,我希望在業務與經營管理以外也帶給活水投資戶公司治理上的幫助。活水投資戶的規模比較小也比較年輕,因此除了擔任董事的角色,我也提供像是導師的協助。以擔任悠由數據董事這個例子來說,我有一個為期半年的導師諮詢服務,以終為始,從半年往前推每個月要達成的里程碑,幫助公司擬定成長策略。至於在業務拓展、行銷、招募等日常工作,我們不會談得那麼細節,避免公司管理者過度依賴。簡言之,為了避免把董事與導師的身份混淆,我還是希望讓受輔導的公司了解董事是代表投資人,做監督管理,而日常的管理,如招聘、核薪等工作是團隊要自己去學習了解的。

至於對活水的期許,我認為議題式的諮詢輔導是非常適合的。由於活水背後的天使投資人背景廣泛且經驗豐富,因此如果有公司需要組織管理上的諮詢,我們可以從股東中組成三人一組的導師,其中一位半年後再從導師的諮詢服務轉為董事。如此一來,能夠利用各個天使投資人的專才,董事的角色也會比較單純,對公司治理有較好的連結。此外,由於公司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會有不同的需求,如法律諮詢、會計制度、併購轉投資、國際行銷等,而大多數的新創公司並沒有這麼多的資源與人才,因此這樣的半年為期輔導轉董事會的制度,也能夠比較有系統、制度的來做到輔導諮詢與公司治理,讓投資戶的經營管理能夠做正確的決策,董事的角色也回到公司治理的角度,避免擔任活水新創公司的董事職責外還要扮演教練等其他角色。

Q3 身為台大創創中心的輔導導師,根據您的經驗,目前台灣學生對於社會創新議題的看法為何?

在台大創創中心輔導的團隊其實大部分都不是學生,而是外部新創公司,產業非常多元,有醫療、科技、智慧零售、教育、服務創新等,團隊也很多,高達每年50個以上。台大創創中心的學生團隊會利用科技的角度來做社會創新,是活水和社企流可以擴大關注的範圍。活水目前很多投資領域都是以社會創新而非社會企業的概念來設立,是一件好事。所謂社會創新是用科技或者是商業的手段來解決社會問題,而社會企業是用商業手段來解決社會問題,所以社會創新其實把科技的創新也融合在裡面,因此活水若能夠把過去對社會企業的關注領域擴大到社會創新,在台灣會是一個很大的動能。

Q4 從擔任董事、輔導業師再到四位孩子的奶爸,老師的生活非常多采多姿,想請問您有沒有想給正在創業的夥伴們,該如何在這些不同的角色當中取得平衡?

我認為有三件重要的事情,一是釐清人生的目標,二是取得家人的支持,三是對世界保持好奇心。首先,創業者要先想好自己人生追求的是什麼,生涯規劃是什麼,在這個前提下才去規劃事業目標。先規劃你的人生,再規劃你的事業,否則容易在創業的過程中不停追求事業上的成就,卻忘了人生的目標,就很難做到生活與工作中的平衡。再來,要考量你的家人是不是在創業的過程中也和你一樣有成就感,或是願意和你一起分享你的成就與喜悅。因為創業的過程是在實現自己的理想與抱負,如果家人都不知道你本身在從事什麼,或是無法理解你的人生目標,那當然很難在過程中達到事業與生活的平衡。心態上,家人在哪裡,家就在哪裡,取得家人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最後,要對世界充滿好奇心。不管是創業,或者說一些外派工作的機會,過程短期來看可能會是陌生且具挑戰性的,但回頭來看,種種點點滴滴都會是特別的,可以豐富整個生活與工作上的樂趣。嘗試從沒做過的事情、見沒見過的人、到沒去過的地方,都是豐富人生旅途的方法,有了保持好奇心的想法,自然在過程中就能夠甘之如飴,享受過程!

活水融點對談:環境科技創新系列 回顧

氣候議題攸關生存,台灣不落人後,承諾在2050年達到淨零。除了擘劃政策藍圖、喚醒全民意識之外,活水認為更需要環境科技創新,方能對抗氣候危機。然而,環境科技的研發、驗證與商業化特別困難。為此,團隊於4月19日舉辦首場【活水融點對談:環境科技創新系列】線上研討會,期能拋磚引玉,探討氣候危機的解方。

我們邀請到重量級嘉賓,包括工研院副院長彭裕民博士、甫獲得比爾蓋茲旗下創投基金Breakthrough Energy Ventures投資的「碳捕獲」新創Heirloom創辦人Shashank Samala及美國影響力創投Fifty Years投資總監楊爍,並由MIH ESG Impact Venture Capital創始合夥人嚴心雋先生擔任主持人,針對「環境科技創新」進行深度對話。活動獲得熱烈回響,登上媒體報導。

影片回顧

影響力投資生態圈發展

社企流 iLab 育成計畫

活水與社企流自2019起合作為期三年,全台第一個以社會創業為主軸的育成服務「社企流 iLab 育成計畫」於1/21舉辦 Demo Day #4(第四屆也是最後一屆),共計 6 組加速器成長團隊、10 組孵化器新創團隊登台發表…更多內容請參考 ,而延續iLab精神的「社企流 x 活水 NPO 創新成長加速器」第一屆實驗計畫,於去年11月啟動後,最近進入了媒合資源/資金階段,待下季再跟大家報告成果。

School 28 社會創新人才學校

由活水參影響力投資(三號基金)董事長李吉仁老師所創立,全台首個培育社會使命型人才的計畫「School 28 社會創新人才學校」,第一屆於去年12/18結業,總計28位學員且平均年齡剛好28歲。第二屆已於四月完成申請收件,預計五月底前可確認錄取名單。

『School 28 的願景是讓社會創新成為人才在職涯上的公平選項。透過 6 個月的在職人才培育計畫,計畫學員可以獲得 4 大服務,包括建立人才必備技能與思維的「培育課程」、解決組織實務面挑戰的「行動專案」、協助學員探索影響力職涯的「職涯導師」,與一同相聚交流的「社群活動」,讓學員不須離開崗位,也能兼具深度與廣度地認識社會創新領域、發展影響力職涯』….更多內容請參考

投資戶媒體露出